2013/03/05 (二)
"在家裡我算是扮白臉,另一半扮黑臉"不經意跟友人聊起對孩子的教育時,她這麼說著。
我個人是不大理解為何有所謂的白臉黑臉,孩子犯了錯就是錯,該罰該教,夫妻觀念就該一致!
前幾天帶小孩去診所看病,看到一對夫妻都快吵起來了。
"坐好!你給我坐好!"一位爸爸低聲吼著身邊的小男孩。
"幹麻要他坐?他就不舒服啊!"媽媽幫著孩子找藉口。
"別人都可以好好坐著,為什麼他不行!"爸爸的音量越來越高了。
"你有看到其他三歲的小孩是坐著的嗎?"媽媽不甘示弱。
結果小男孩搞不懂到底該不該坐下,但他似乎比較怕爸爸些。
"爸爸說要坐下耶~"小孩仰著頭看著媽媽,乖乖的坐了下來。
然後 兩夫妻又開始吵小孩尿尿、老婆做得太少等等等的問題...
看到這對年輕夫妻為了教養的問題,夫妻間劍拔弩張的,而小孩才三歲耶~這個狀況可能要維持個至少15年以上!
孩子原是愛的結晶,這時卻成了夫妻冰凍三尺的起始點。
當一方教導孩子時,不管你覺得對或錯?好或壞?千萬別急著插手,要忍住~除非對方過度反應,有管教過當的情事發生。
事後再來跟另一半溝通,或是安撫孩子,都是比較妥當的。
沒有人會覺得自己的教養方式是錯的,當下去挑戰,問題非但不會解決,還會搞得不歡而散。
如果這位媽媽的反應是-"寶貝,快來坐好,你沒乖乖坐好,爸爸怕你被門撞到了,會受傷的唷~"我想...她先生的情緒就不致於如此焦躁,也不會在大庭廣眾下落得被老公數落的窘態。
黑臉白臉要如何拿捏呢?孩子做錯了事,請父母一致扮黑臉。但只要一個人說話即可,不要兩夫妻一起唱雙簧,數落孩子。另一個人可接在後面,以比較軟性的方式,要孩子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是錯的?該怎麼做?也順便告訴他,爸爸媽媽會生氣是因為擔心之類的話語。
當然,這也可以由一人獨力完成。
像前天小益因為蹦蹦跳跳的,被老公罰站。
"已經告訴過你了,樓下有住人,這樣會影響到別人!去罰站!"小益認份的罰站完了之後。
"來...把拔抱~"老公抱著小益輕聲說著。
"要記住,在家走路不要蹦蹦跳跳,我們是住公寓,樓下有住人,會吵到人家的,知道嗎?把拔知道你最棒了,一定可以做到的!"老公一人分飾兩角,就用不著我出馬了~
(家裡的罰站區)
教養小孩也忌諱先白臉後黑臉。
"你再這樣...我要生氣囉!"這樣其實是在鼓勵小孩去試探你的底限在哪?因為不知道要到什麼程度,你才會真的生氣,所以孩子才會依然故我,完全不甩你。
一開始講好規則,有犯規就得受罰,這也是社會化的一種訓練。
在餐廳是看出孩子的教養好壞的絕佳場所,有的孩子可以好好坐著吃飯,有些孩子卻是沒一刻安靜的。
"唉呀~他想睡覺才會這樣啦!"這是很多家長會幫小孩找的理由。
打從孩子會講話開始,就告訴他們"你們想睡,那就睡,想睡還要盧一下,就表示還不是那麼想睡,那就去罰站!"
"那如果孩子還是小北鼻呢?"這更是父母的責任,孩子的狀況父母應該是最熟悉的,該讓他睡的時候,父母可別貪玩只顧自己。
"那如果是生病咧?"小孩生病原本就不該帶出門,非得帶出場的話,也先要看過醫生確定病況才行。
一般而言,小孩吃了藥後是會想睡覺的,別強求一定要孩子吃飯,睡覺休息可以讓孩子的情緒更穩定。
"那如果...."如果你一直幫小孩找理由、想藉口,孩子在心智上就不可能長大,講白一點,你也只是想為自己的無力教導找張面具遮蓋罷了~
別為小孩找理由,也別為了省事而不去教導孩子對錯。不管你習慣扮白臉或黑臉,重點是孩子有沒有往正確的路上走去。若是教養出在家像霸王,出外人人嫌的小孩,那就表示你的方式絕對是錯的!多聽、多看、多學習,別閉門造車或自我安慰"小孩長大就會變好"之類的話,告訴你...等長大,就來不及了~
留言